前位置: 主页 > 大连信息热线 > 新闻资讯 > 正文

权威媒体连续评论“饿了么”,倡导给予新业态宽容空间

来源: 未知  2016-03-31 大连信息热线

315之后,饿了么一步步的整改始终处于公众和舆论的监督之下。公众的关注度高,对平台的问题也会格外挑剔,饿了么整改的压力注定会很大。而从饿了么不断推出的整改措施、整改进展看,饿了么也的确在努力纠错,努力给公众一个交代。

  和315时的严厉曝光不同,连日来媒体针对饿了么的评论也逐渐宽容。《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社等权威媒体,近日也连发评论,以饿了么为例,倡导给新事物足够的宽容和耐心。创新的业务不会让世界变得更坏,相反在纠错之后,仍会保持对社会的推动作用。

  3月17日,《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发表评论,认为对于饿了么这类网上平台“阶段性发展之后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应简单‘唱衰’甚至‘一刀切’禁止,而应视为改进与升级的契机。”

  评论认为,“互联网+”的概念意味着,互联网要与其他行业搭配,才能产生乘数效应,进一步提升价值。以网络订餐服务为例,从消费者下单到食物的制作、配 送,涉及的主体很多,远不是一个软件那么简单。我们对一家餐馆、一个网站怎么管很在行,但一个网络平台连接起无数餐馆,构建起一个庞大的系统,这该怎么 管,可能就缺少点经验了。“互联网+”时代,会产生很多社会治理的新课题。

  作者写道,与网络约租车等服务一样,网络餐饮消费如何准入、如何监管,将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备受关注、也极具挑战的问题。对于这样的新业态,既要避免“一管就死”,管得太细太具体,扼杀了行业的活力;也要避免“一放就乱”,监管跟不上,让投机者得利、消费者受损。

  3月22日,《中国青年报》也针对饿了么的问题发表评论《互联网平台不会让世界变得更坏》。评论认为,互联网平台需要发挥自身的技术创新优势,从而承担其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但这绝不意味着它可以替代行政机构的监管职能。它不能自动地解决一些一直存在的传统问题。

  作者认为,“互联网不会让世界变得更坏,但它展示了这个世界的真实与隐蔽。真正让人害怕的,是将一些本来存在的问题不由分说地归咎于新业态,将新业态一 棍子打死。面对一些社会现象,许多人都希望‘监管应当跑在舆论曝光之前’,而面对技术所推动的互联网化的发展,我更希望不论是法治还是监督,也能够跑在技 术之前,至少能够顺应技术的变化,并能够真正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果能如此,则互联网只会让世界变得更好。”

  在3月30日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的评论中,作者以饿了么为例,直接呼吁“给新业态新服务多点宽容和空间”。作者认为,任何一种新事物、新模式,都会 经历一个成长的过程。“互联网+”时代的大特质就在于,虽然很多新业态、新服务都存在缺点和不足,但一很快就会通过“打补丁”、“迭代”的方式进行修正。 正是通过不断的试错与纠错,创新才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作者写道,“应当承认,社会的规则与制度,在不少时候是滞后于社会发展的。有很多顺应了时代大势的新做法、新模式,常常都会跑到原有规则之前,这其中会 有一个‘时间差’。”同时呼吁,“我们可以对那些尚在‘发育期’的创新性产品、服务,适当地给予一些宽容、一些信任。”

  这些评论,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替饿了么说好话。从饿了么看,315当晚,饿了么就开通监督举报热线10105757,24小时无间断接听举报。同时推出后厨直播的“明厨亮灶”工程和客服、市场、运营三大部门联动审核等七项措施,立志整改。

  在线下,饿了么分布在全国的风控团队也开展了大规模餐厅资质核查行动,督促未上传证照或实景图片的餐厅及时补全资料,并对套证、假证和超经营范围的餐厅一律予以下线处理。3月28日,饿了么宣布,平台上共11918家餐厅补全了证照和实景照片资料。

  虽然在公众的严厉监督下,仍有问题会被发现,但也可看出饿了么在315后的整改中其实作了不少努力,也有一定的成果。相信,此时最不愿出问题的,就是饿了么。

  外卖订餐是高频刚需,在政府、公众、媒体监督之下,一起纠错,把行业做得更好,显然才更符合社会的需求。正如新华社评论中所说,“任何时代的创新,都是 未来导向的,都要目光向前。对于新事物,监管者划定底线,决策者创造良好的环境,更有利于催生创新成果,让创新成为引领改革和发展的第一动力。”

\
\

 

\

[责任编辑:]

网友评论:

已有1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