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1)
中国因素致大宗商品萎靡!谁是幕后推手?
来源: 未知 2016-06-21 大连信息热线近几十年,中国的大宗商品消耗量逐渐超越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成为铜铝油钢等最大的消费国。枪打出头鸟,在全球大宗商品产能过剩、需求萎靡,价格疲软的背景下,中国因素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众矢之的。那么,中国因素背后是什么在作怪?未来将大宗商品市场走向将如何?下面由国鑫金服(https://www.91guoxin.com/)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邓欣欣来为大家解读。
一、中国因素背后推力是什么?
(一)人口红利消退
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推动,首先体现富裕而又相对低廉的劳动力资源上。
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成为世界代加工工厂埋下了伏笔。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推动开启第一个阶段,通过富裕而又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市场,中国吸引大批国际大型企业或在中国建厂或将加工部分外包到中国,"MADEINCHINA"风靡一时,国际大型企业降低了成本,中国获得了劳动收益。在此阶段,人口红利体现在生产力上带动经济增长,增加国民收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推动,另一个方面体现在"短缺",消费市场空间潜力巨大。二三十年前,中国拥有13亿人口,人们吃、穿、住、行、用等物质生活水平较低。然而,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住上了钢筋混泥土盖的高楼大厦,吃上了从冰箱里冻着的海南产芒果,用上了苹果手机,透过铝合金窗子看路上堵得水泻不同的车水马龙……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背后都是对大宗商品的巨量消耗。此时,人们基本生活保障外的盈余储蓄成倍增加,消费能力已经具备,这就进入了人口红利对经济拉动的第二个阶段,消费需求拉动。
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高峰即将到来,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社会抚养负担增加,人口红利或出现拐点。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社会充斥着用工荒、民工荒;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相较于东南亚越南、泰国、柬埔寨而言,中国劳动力资源价格低廉的优势已不复存在,"MADEINCHINA"逐渐被"MadeinIndia"、"MadeinThailand"、"MadeInVietnam",劳动密集型产业收入受到削减;受累于高房价、高放贷、高CPI以及养老担忧,消费需求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弱。人口红利的消退,中国经济增长的助推力减弱,中国经济陷入增长疲软期。
(二)城镇化过程中结构矛盾突出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除了受益于人口红利,更离不开城镇化进程的驱动。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中国开启新时期的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工程中,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医院、学校兴建,交通线路、公交、地铁的搭建完善,成为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强有力的消费需求。此外,在中国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钢铁、煤炭、石油石化工业大力发展,造就煤老板的同时,催生许多新生的城镇,简单粗放的复制建设马路、购物中心、豪华办公楼、花园式小区、多功能化现代工厂,反向刺激我国工业、制造业等第二、三产业的高速发展。
金融危机前后,中国加大投入基建,高速公路、铁路、电网改造。截止2015年底,国内高铁营运里程达到1.9万公里。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到中国城镇化率约55%,未来要协调发展"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培育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城市群。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大城市,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万公里,实现城乡宽带网络全覆盖。
据国家电网公司的数据显示,经营区域覆盖国土面积88%以上,输电线路长达88.99万千米,售电量在34506亿千瓦时。铁路及电网改造背后无不是由铜、铁、铝、油堆砌而成。中国城镇化进程依靠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入,钢铁能源化工等消耗来拉动中国经济高速迅猛发展。
但是,现下随着传统污染较大的传统能源行业的衰落,催生的新城镇逐渐停滞甚至出现鄂尔多斯空城计,城镇化中的人口城镇化远落后于土地城镇化的步伐,经过多轮电网改造、铁路里程全面贯通,就目前人口带动的城镇化的所剩基建空间较为有限。
近十几年的高房价、网络对生活的改变,物流业四通八达,农业人口进城务工的进度减缓,部分出现了返乡就业的迹象。城镇化快速、简单粗放型的复制、大兴基建,快于人口城镇化进城,结构矛盾突出,未来城镇化进程出现了分化,对经济带动作用减弱。
(三)世界经济增速下滑,工业制造业活动下降
大宗商品持续低迷并不能仅仅看一国表现,需要综合看其国家市场表现,国际贸易频繁及紧凑,全球经济大融合时期,单一国家主导某一行业的发展较难。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费大国,最大的铜消费国,全球最大铝生产国和消费国以及全球第一大钢铁生产大国。
2014年原油消费格局中,中国年消费量在520.26百万吨,世界占比仅为12%,此外2015年中国原油消耗量仍在持续增加之中,达到了543百万吨,中国是原油消费大国,但国际消费占比低,并且原油消费量持续增长,所以将原油市场低迷归因于中国经济疲软显得太为片面。
2014年中国铜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比重为42.3%,2015年铜消费量较2014年增加43万吨,在铜国际消费格局中,中国消费近半,但中国市场消费量呈现增加的状态,也类似将铜市场不振归因为中国因素,也显得说服力不足。澳大利亚工业与科研部发布的四季度资源和能源展望报告中称,印度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钢材消费增长不能弥补中国和日本钢材消费的下滑,2015年全球粗钢消费估计出现萎缩。
铜铝油钢等大宗商品的低迷并不仅仅是中国因素,背后体现的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疲软尤其是制造业、工业萎缩造成的。2015年全年,全球制造业PMI、工业产出及工厂订单数据如图,可以观察出,全球几大经济体的制造业及工业处于低迷状态。工业发展对能源、有色金属、钢铁的消耗量较大,所以在2015年全年工业、制造业低迷抑制了对油、铜铝、钢铁的消耗,油铜铝等大宗商品市场处于低迷状态。
全球四大经济体制造业景气度
二、大宗商品未来的路将何去何从?
大宗商品市场低迷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工业制造业增长疲弱,中国恰逢人口红利出现拐点、城镇化遇结构性矛盾等共振效果造成的。真凶找到了,大宗商品未来的路将何去何从,投资机会在哪里呢?
对此,国鑫金服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邓欣欣告诉大家,要先等盘整而后布局多铜铝,抢占第一桶金。
中国人口红利拐点在即,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或面临一场革命,智能化用工的冲击;城镇化虽存在结构性矛盾的制约仍在十三五规划之中,未来基建、电网改造等速度会减缓而是由追求量到追求质的转变。幅员辽阔及人口众多的中国市场对大宗商品的消耗量不会削减,但消耗量的增速或将面临停滞。
全球工业、制造业增长疲软期正是该行业优胜劣汰,难得的洗牌整理时期,铜铝油钢等产能高峰或已成形,国际市场将对大宗商品现有产能进入一个缓慢长期的消耗过程,并且在消耗过程会出现新的的消耗市场,尤其是基建、城市化水平较低的东南亚地区,以及市场期望较高、人口世界第二的印度。
从铜铝价格行情走势上看,就表现为未来长达一到两个季度的横盘整理测试中期低点的过程,待这个盘整过程结束后,铜铝将会出现波幅较大的反弹行情,耐性熬过大宗商品的盘整后伺机布局做多大宗商品铜铝,抢占第一桶金。
[责任编辑:]
-
上一篇:自动帐篷怎么搭建和收纳?手把手教你
下一篇:没有了
已有1条评论
6月18日上午,翰墨东方佛光之灵,玉女之美:著名画家刘树枫精品展在北京唐风美术馆隆...
Komet资源公司(Komet Resources Inc.)(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代码:KMT)(以下称K...